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
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
您想唔想考起您的中文科老師? 這裏有一篇「成語典故20問」,您首先裝備自己,化一些時間從頭到尾閱讀一次,然後向您的中文老師「請益」一番。說不定您的中文科老師隨時被您的「請益」考起。 如若不信,歡迎您發來電郵給我,郵郵主旨請說明:「索取成語典故20問答案」,我會免費提供答案給您。 這是師生互動的好機會,又可提高您的語文水準。 假如您是一名老師,那麼,歡迎您及早裝備「防衛盾」。歡迎您也發來電郵。 「成語典故樂透透系列」誠邀您聯繫互動,增廣教益: 現在就嘗試回答我向您提出的「20成語典故問透透」,好嗎? 1唐代元稹《離思》詩:「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雲」。您能全面理解這一首詩的喻意嗎? 這一首離別詩與崔鶯鶯在《西廂記》宣揚,曾經震撼當時舊社會的愛情宣言:「願天下有情人,都能成為眷屬」。 兩者有些甚麼密切聯繫? 2成語「出一頭地」出自宋代歐陽修《與梅聖俞書》。這一則成語與「出人頭地」有相關性嗎? 3成語「小題大作」見於梁啟超《新軍滋事感言》。這是一則常常被人誤用為「小題大做」的成語。 其實成語「小題大作」與古代科舉考試制度有密切的關連。您是否想知道它們彼此有那些關連? 4成語「舊雨新知」見於杜甫《秋述》。為甚麼成語「舊雨新知」中的「舊雨」是解作「舊朋友」呢? 當您看到杜甫《秋述》的原文,您便會恍然大悟。 5成語「梨園弟子」見於唐代白居易《長恨歌》:「梨園弟子白髮新,椒房阿監青娥老」。 為甚麼後世從事戲曲行業的人,都自稱為「梨園弟子」呢? 6成語「堂而皇之」見於高天龍《西北遊》:「迎面是堂而皇之的大雄寶殿」。為甚麼佛寺內一定建有「大雄寶殿」呢? 7成語「沉魚落雁」見於《莊子.齊物論》。 現代人用「沉魚落雁」形容女子容貌極美。為甚麼「沉魚」、「落雁」與美貌女子的描寫,一點兒關連都沒有? 8成語「暴虎馮河」見於《詩經.小旻》:「不敢暴虎,不敢馮河」。 現代人用「暴虎馮河」比喻冒險行事,有勇無謀。你認為現代人的解釋是恰當嗎?成語中「暴虎」與「馮河」是甚麼意思? 9成語「格物致知」見於《禮記.大學》:「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」。 「明德格物」是香港大學的校訓,您理解其中「格物」的義理嗎? 10成語「拆白道字」是競猜燈謎的一種文字遊戲。您是否想知道這種文字遊戲的出題原理呢? 11成語「七情六慾」見於《金瓶梅》。開講有話:人有「七情六慾」。究竟甚麼叫「七情」、「六慾」呢? 12開講有話:「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」。您能數出其中的幾多條妙計呢? 13成語「三姑六婆」見於元代陶宗儀《輟耕錄》。如果我告訴您,成語「三姑六婆」只是古代市井婦女的職業分類。 我有沒有說錯呢? 14成語「彩鳳隨鴉」出自宋代胡仔《麗人雜記》。成語典故是喜劇收場?還是悲劇結局呢? 15成語「青梅竹馬」與成語「兩小無猜」都出自李白《長干行》詩。 請問成語中「青梅」是誰人?而「竹馬」是不是一種古代的交通工具? 16成語「再作馮婦」出於《孟子.盡心》篇。現代人用來比喻「重操舊業」。 究竟「馮婦」是男性?還是女性?其所從事的「舊業」是甚麼職業? 17成語「勞燕分飛」見於《古樂府.東飛伯勞歌》:「東飛伯勞西飛燕,黃姑織女時相見」。 這是一則形容與日夕相處、親愛的人,互相珍重道別的一則成語。成語中「勞」是禽鳥嗎? 牠和和「燕」在這一則成語中有甚麼互動的角色? 18唐詩「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,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」。 這一首唐詩相信您很熟悉吧。成語「崔護重來」出自這一首唐詩。您是否想看一看這一則成語典故呢? 成語中「崔護」是誰人?崔護算不算是一名「登徒浪子」?(好色之徒)。 19成語「鸞鳳和嗚」見於《左傳.莊公二十二年》。為甚麼人們常用「鸞鳳和嗚」作結婚的賀詞呢? 20成語「十惡不赦」見於元代關漢卿《竇娥冤》:「這藥死公公的罪名,犯在十惡不赦」。 聖經有「十誡」;中國有一則成語叫「十惡不赦」。您認為兩者會有雷同的規條嗎? 請與我連結。 現在再向您提出答案在「實用成語系列」 第三輯認知版內: 1. 成語「坐懷不亂」見於《荀子.毛亨傳》。現代人用「坐懷不亂」形容男子不動邪念,作風正派。 就算女子坐在懷裏也不與其胡混或乘機非禮。你是否想知道成語典故中的「主角」是誰? 2. 成語「不得要領」見於《史記.大宛列傳》:「騫從月氏至大夏,竟不得月氏要領」。 現代人用「不得要領」是指:「沒有把握事物的要點或關鍵」。 根據原文出處的意思與現代人的解釋,兩者之間:您認為有沒有落差呢?成語中「要領」是一份文件嗎? 3. 成語「不共戴天」見於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父之讐(粵音:酬),弗與共戴天」。 現代人用「不共戴天」形容彼此的仇恨很深。成語中「戴天」是甚麼意思? 4. 成語「規矩準繩」見於《孟子.離婁上》。現代人用「規矩準繩」比喻一切行為都符合法度、標準、規矩。 但事實是:成語中「規」、「矩」、「準」、「繩」都是古代工具的名稱。你知道它們各自的用途嗎? 5. 成語「大打出手」見於郭沫若《南京印象》。現代用「大打出手」形容野蠻地逞凶打人或互相毆鬥。 其實「打出手」與戲劇表演有密切關係。你能說出兩者的關聯嗎? 6. 成語「天倫之樂」見於唐代李白《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》詩:「會桃花之芳園,序天倫之樂事」。 成語中「天倫」是甚麼意思? 7. 成語「分道揚鑣」見於《魏書.拓跋志傳》。現代人用「分道揚鑣」形容彼此分道而行,各奔各的前程。 成語中「揚鑣」的「鑣」是甚麼東西? 8.成語「八面玲瓏」形容為人處世,手段高強,待人接物,面面俱圓,不會得罪任何一方。 請問「八面」與「玲瓏」意何所指?它與「為人處世」與「待人接物」有直接關聯嗎? 9. 成語「地主之誼」見於《儒林外史》:「晚生得蒙青目,一日地主之誼也不曾盡得,如何便要離去」? 成語中「之誼」的「誼」是甚麼意思? 10. 成語「阿彌陀佛」見於元代李壽卿《度翠柳》。為甚麼「阿彌陀佛」不能隨便亂說? 但是,信奉佛的人,日常又用做口頭誦唸的「佛名號」,表示祈求佛的保佑或敬謝神靈的意思。這究竟是甚麼原因呢? 11. 成語「一決雌雄」見於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:「項王謂漢王曰:天下匈匈數歲者,徒以吾兩人耳,願與漢王挑戰,一決雌雄」。 現代人用「一決雌雄」意思是:對奕雙方,通過戰鬥或比賽以決定勝負。 成語中「雌」、「雄」與戰鬥或比賽的「勝」、「負」為甚麼會扯上關係? 12. 成語「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」見於明代《鳴鳳記》。我們在電視或電影中經常聽到「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」這兩句對白。 你明白這兩句對白,涵蓋哪些意思嗎? 13. 成語「寸草春暉」見於唐代孟郊《遊子吟》詩:「慈母手中線,遊子身上衣。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,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」。 成語中「寸草」和「春暉」是甚麼意思呢? 14. 成語「作威作福」見於《尚書.洪範》:「惟辟作福,惟辟作威,惟辟玉食。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」。 現代人用「作威作福」比喻妄自尊大,濫用權勢,橫行無忌。根據上述原文出處,成語的原意並非現代用法的解釋。 你的解釋是怎樣? 15. 成語「信口雌黃」見於老舍《西望長安的二封信》:「諷刺是要誇大的,但不能無中生有,信口雌黃」。 現代用「信口雌黃」比喻不顧事實,隨口亂說話或說話草率隨便,反覆更改。 成語中「雌黃」是甚麼東西? 16. 成語「不分皂白」見於《詩經.桑柔》:「賢者見此事之是是非非,不能分別皂白,言之於王也」。 現代人用「不分皂白」形容不分是非,不問好壞,不問情由。 成語中的「皂」是顏色嗎? 17. 成語「上下其手」見於《左傳.襄公二十六年》。現代使用「上下其手」這句成語意思是玩弄手法,串通舞弊。 事實是:「上其手」是「舉手」而「下其手」是「放下手」的意思。 你想知道這一則成語典故嗎? 18. 成語「矯揉造作」見於宋代朱熹《〈孟子.離婁下〉集注》: 「然其所謂故者,又必本其自然之勢,如人之善,水之下,非有所矯揉造作而然者也」。 成語中「矯」、「揉」分別是甚麼意思? 19. 成語「師心自用」見於宋代陸九淵《與張輔之書》:「學者大病,在於師心自用。師心自用,則不能克己,不能聽言」。 我們常說「私心自用」以形容偏私。 現代人的用法,顯然與宋代陸九淵「師心自用」的原意大不相同。 為甚麼宋代陸九淵用「師心自用」而不用「私心自用」? 20. 成語「一五一十」見於《紅樓夢二十六回》:「把手絹子打開,把錢倒出來,交給小紅。小紅就替他一五、一十的數了、收起」。 現代人用成語「一五一十」比喻敘述得原原本本,清楚有序而無遺漏。 但是,古代人卻不是這樣的用法。你覺得「現代人」的用法「正確」;還是「古代人」的用法「聰明」呢? 21. 成語「必不得已」見於《論語.顏淵》篇:「子貢問政。子曰: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 子貢曰:必不得已而去,於斯三者,何先? 曰:去兵」。現代我們常用「迫不得已」意思是:迫於形勢或條件所限,一定要作出選擇的意思。 您認為「迫不得已」這句四字詞語與成語「必不得已」有雷同的意思嗎? 22. 成語「欲說還休」見於辛棄疾《醜奴兒》詞:「少年不知愁滋味,愛上層樓,愛上層樓,為賦新詩強說愁。而今盡識愁滋味,欲說還休,欲說還休,卻道天涼好過秋」。 辛棄疾在詞中罕有地用了加重語氣的叠句「愛上層樓」和「欲說還休」。 究竟「愛上層樓」是甚麼意思? 23. 成語「八門五花」見於清代孫嘉淦《南遊記》:「伏龍以西,群峰亂峙,四佈羅列,如平沙萬幕,八門五花」。 現代用「八門五花」或「五花八門」來比喻花樣繁多或變化多端」。 開講有話:「輸人不輸陣」。你是否知道「八門」與「五花」其實是中國古代作戰時的「陣式」? 「八門」與「奇門遁甲」之術沾上關係嗎? 24. 成語「雕蟲小技」見於《北史.李渾傳》:「魏收曰:雕蟲小技,我不如卿;國典朝章,卿不如我」。 現代用「雕蟲小技」比喻技能微不足道,沒有甚麼大不了的技能。 究竟成語中「雕蟲」是甚麼技能? 25. 成語「摸稜兩可」見於《舊唐書.蘇味道傳》:『處事不欲決斷明白,若有錯誤,必貽咎譴,「摸稜」以持兩端可也』。 成語原文中「摸稜」和現代我們常說的「模棱兩可」的「模棱」有分別嗎? 26. 成語「一塵不染」見於《喻世明言》:「他從小出家,真個是五戒具足,一塵不染」。 現代用「一塵不染」來形容非常純淨,泛指人品純潔,絲毫沒沾染一點壞習氣。 現代人的用法與「一塵不染」的原意,風馬牛不相及。你知道有那些「不相及」的地方嗎? 27. 成語「流連忘返」見於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。 現代用「流連忘返」形容十分留戀一處地方,捨不得離開,連家也不回了。成語中「流」與「連」分別是甚麼意思? 28. 成語「墨守成規」見於清代乾隆《欽定南巡》:「至於下游之清口,則又墨守成規,憚於拆卸草壩,以致出水不暢」。 現代人使用「墨守成規」是指堅持、固守過時的舊規章制度、舊辦法,不肯改進變更。成語裏「墨守」是甚麼意思呢? 29. 成語「名落孫山」見於宋代范公偁(粵音:稱)《過庭錄》的記載。 現代人以「名落孫山」作為考試不中選,榜上無名的委婉說法。成語裏的「孫山」與考試有連帶關係嗎? 30. 據《史記.商君列傳》記載:戰國時代,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。當時他權傾朝野,掌握實權。 成語典故「作法自斃」說的是商鞅逃難的故事。商鞅其後為甚麼會被通緝而要「着草」呢? 商鞅在被捕獲時歎息道:「為法之敝,一至此哉」。 你是否想知道商鞅「喟嘆」的原因? 31. 成語「青出於藍」見於《荀子.勸學》篇:「青,取之於藍,而青於藍」。 成語原文中第一個「藍」字,是甚麼東西?人們常說:「青出於藍勝於藍」。 我們不妨想一想:「藍勝於藍」不是很矛盾嗎?您是否想解開這個「矛盾」之謎呢? 32. 成語「含沙射影」見於唐代白居易《讀史》詩:「含沙射人影,雖病人不知;巧言構人罪,至死人不疑」。 「含沙射影」成語典故,見於晉代干寶《搜神記》的記載。 您是否想知道故事的「主角」是誰? 33. 成語「人浮於食」見於《禮記.坊記》:「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,寧使人浮於食」。 現代人改以「人浮於事」謂在職人數,超過了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。您認為這種改動與原文的意思有沒有異曲同工之妙? 34. 成語「咫尺天涯」見於元代關漢卿《新水令》:「阻鸞鳳,分鶯燕,馬頭咫尺天涯遠,易去難相見」。 成語中「咫尺」是甚麼意思? 35. 成語「卿卿我我」見於《世說新語.惑溺》。現代人用「卿卿我我」形容夫妻或相愛男女非常親密的表現。 成語中「卿卿」、「我我」是甚麼意思? 36. 成語「卜晝卜夜」見於《左傳.莊公二十二年》。敬仲說:「臣卜其晝,未卜其夜,不敢留」。 現代人用「卜晝卜夜」形容不分晝夜地盡情作樂、工作或學習。根據成語典故原文所述,它與現代人的用法南轅北轍。 您是否想知道成語典故原來的故事? 37. 成語「驚弓之鳥」見於《晉書.王鑒傳》:「黷武之眾易動,驚弓之鳥難安」。 現代人用「驚弓之鳥」比喻因受過災禍、驚嚇,心有餘悸的人,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惶恐不安。 其實,鳥兒高高在天空飛翔,牠為甚麼會「驚弓」? 成語中「驚弓」是甚麼意思?那些種類的鳥兒會「驚弓」? 38. 成語「繩之以法」見於《淮南子.泰族訓》:「若不修其風俗,繩之以法,法雖殘賊天下,弗能禁也」。 成語中「繩」是甚麼意思? 39. 成語「張皇失措」見於清代薛福成《失陷蘇常事》:「無事則籌略紛紜,臨變已張皇失措,一聞賊至,心隕膽破」。 成語中「張皇」是甚麼意思? 40. 成語「幺麼小丑」見於《明史.楊漣傳》:「陛下春秋鼎盛,生殺予奪,豈不可以自主? 何為受制於幺麼小丑,令中外大小,惴惴莫必其命」?成語中「幺麼」是甚麼意思? 41. 成語「四大皆空」見於明代徐復祚《一文錢》:「貧僧四大皆空。只這身子,還不是貧僧的」。 「四大皆空」是佛教用語。成語中「四大」指的是那「四大」? 42. 成語「受寵若驚」見於《老子》:「寵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」。 現代用「受寵若驚」表示因受寵愛而感到意外驚喜。成語原文中「寵辱若驚」是甚麼意思? 43. 成語「樑上君子」見於《後漢書.陳寔傳》。(寔:粵音實)。陳寔為甚麼把「竊賊」雅稱為「君子」呢? 您是否想看一看這一則成語典故呢? 44. 成語「飛黃騰踏」見於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「飛黃騰踏去,不能顧蟾蜍」。 成語中「飛黃」、「騰踏」分別是甚麼意思呢? 45. 成語「河東師吼」見於宋代《容齋三筆》。現代人用「河東獅吼」比喻悍妒的女人發怒。 這一則成語典故,說的是陳季常被蘇東坡「戲弄」的故事。您是否想看一看,這一則成語典故呢? 成語中「師吼」是甚麼意思? 46. 成語「門可雀羅」見於《史記.鄭列傳論》:「始翟公為廷尉,賓客盈門;及廢,門外可設雀羅」。 現代人用「門可羅雀」形容門庭冷落,沒有人來往的地方。成語中「雀羅」是甚麼意思? 47. 成語「七竅生煙」見於《糊塗世界》:「駱青耜氣得三尸暴跳,七竅生煙。老大氣喘了一回」。 成語中「七竅」指的是身體上那些器官?成語原文中「三尸」掌管身體哪些器官? 48. 成語「插科打諢」見於明代高明《琵琶記.副末開場》:「休論插科打諢,也不尋宮數調,只看子孝與賢妻」。 現代人用「插科打諢」形容戲劇演員中的丑角表演。成語中擔任「插科」、「打諢」的演員,分別表演那些技藝? 49. 成語「待字閨中」見於《禮記.曲禮》:「女子許嫁,笄而字」。 現代人形容女子待嫁為「待字閨中」。成語中「待字」是甚麼意思? 50. 成語「吳下阿蒙」見於《三國志.呂蒙傳》。根據《三國志》記載:呂蒙年輕時不喜歡讀書,整日游手好閒。 您是否想知道誰是呂蒙的恩師?後來,是誰撫着呂蒙背項說:「汝非復吳下阿蒙」。是孫權抑或是魯肅? 51. 成語「病入膏肓」見於《左傳》:「疾不可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達之不及,藥不至焉」。 成語中所指的「膏肓」位處在人體的哪一個位置?為甚麼當人「病入膏肓」時,已達到無法救治的地步? 52. 成語「溜之乎也」見於《三俠五義》。現代人用「溜之乎也」形容悄悄地脫身溜走,含有詼諧的意味。 成語中「之」、「乎」、「也」是甚麼意思? 53. 成語「晨鐘暮鼓」見於宋代歐陽修《廬山高》:「但見丹霞翠碧遠近映樓閣,晨鐘暮鼓杳靄羅幡幢」。 成語中「晨鐘」、「暮鼓」在僧侶生活中,有些甚麼生活上的實際的功能? |
訂閱:
文章 (Atom)